“坦克的‘盔甲’有多厚?”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武装部营区内,21名来自云南文山州的留守儿童,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研学之旅,在触摸军事装备、聆听红色故事中,感受国家强大的力量,理解父母奋斗的意义。
7月29日晚间,云南文山州“山海情”留守儿童来沪研学夏令营举行感恩答谢会。会上,《山海情·成长路》研学Vlog回顾连日来的精彩瞬间。26日抵沪开始,孩子们参观上海交通大学、上汽大众、北斗人家,打卡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,还登上了东方明珠塔。
《山海情·稳岗情》视频展示了孩子父母在车间、工地忙碌的身影。“爸爸妈妈的工作了不起”微展览中,一张张父母专注工作的照片打动了在场所有人。来自广南县的梁敏,看着父亲在工地劳作的照片,哽咽地说:“原来,爸爸每天要搬那么多重东西,我以后会更懂事。”
“爱的声音明信片”环节,孩子们认真写下心里话。10岁的侯依豆写道:“妈妈,今天看到解放军叔叔的装备。我知道,你在上海工作也是在保护我,我会好好学习。”
迄今,“山海情”研学活动已成功举办四期。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主任徐建华表示,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,我们希望通过夏令营让来沪务工的文山乡亲们感受到家的温暖;同时,积极引进企业、搭建就业平台,让文山的土地上“生长”出更多稳定岗位。
1996年,上海正式开展对口援滇工作。目前,上海对口帮扶云南15个地州、88个县。其中,文山州在沪务工人员约6000人。“山海情”夏令营组织务工人员子女来沪研学配资炒股配资优秀,令孩子们开阔眼界、增长知识。同时,孩子们与父母团聚,既增进了血浓于水的亲情,又为沪滇协作“跨越山海”的壮阔画卷添上动人笔墨。
联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